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高度信息化和學習化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的顯著特征。網絡信息逐漸成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重要資源和推動力量。這個冬天,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而導致每家每戶只能宅在家里。雖然打斷了我們的學習規劃,我們不能去上課,但是還好教育局給我們專門定制了在家就可以上課學習的“空中課堂”,停課不停學使我們能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在空中課堂的背景下,為提高網上教學效果,促進教師互相學習,在胡校長的帶領下舉行了網絡公開課教研活動。高中部的地理教師們,根據學校指示,認真貫徹落實“空中課堂”的要求,針對當前疫情,深入探索如何將地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并運用身邊實例對學生進行高中地理核心素養之一人地協調觀的培養。主要嘗試了以下五點:
第一,創建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
針對以往的學習內容,學生興趣不大、置身事外的現象,把教學的起點定位在學生現實生活中。為了激起學生濃厚的自主探究興趣,我將最新新冠疫情融合教材進行了再處理。結合我校高一學生實際,教學目標確定為必修二剛剛學習的城市區位因素的分析?;顒訙蕚潆A段,以公開課為契機,鼓勵學生勇于展示,每個小組都利用網絡的平臺,精心準備了關于環保的課件并進行了課堂講解,印象更加深刻,并結合此次疫情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喊出自己的應援之聲,把局限于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變被動的完成學習任務為積極主動的參與。
第二,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解決問題,體會合作的成功與分享的喜悅。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火神山醫院的選址區位條件,突出強調小組的核心凝聚力,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努力使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究并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
第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真正“活動”起來。
課堂上教師的的作用應該是“拋磚引玉”,一堂課的最終目的不是展示教師,而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方法,領悟道理,受到熏陶感染,并能夠自由地享受學習之樂。這節課,我采用激情導入,在疫情爆發的地理原因中帶領學生一步一步進行分析,最后由學生總結。中間分析火神山醫院的地理位置及區位因素,只是隨機點評和補充,其余的時間都交給小組代表做匯報發言。在分析人地協調觀時,采用學生作為主講人,學生自主搜集內容,提煉重點,做成課件,并進行了明確的小組分工,從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影響、今后的做法等不同角度去講解,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在課堂的最后集體喊出為武漢的應援之聲,使所有的人都真正動起來。
第四,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課堂效率。
本節課除了使用教學PPT之外,還采用了視頻教學,聲行并茂的展現教學內容,更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個別章節中加入了學生們喜歡的表情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網絡課堂不能及時關注學生,利用課堂去吸引學生注意力,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
第五,利用課堂,提升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節課主要圍繞武漢疫情進行分析,在這時說武漢、談環境、講野生動物保護等,最能吸引師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最后一個環節,在這種大形勢下,在課堂中讓學生喊出應援之聲,最能打動學生自己。如果不是在這種特殊時期,恐怕學生很難從心底說出這樣的話。從而利用課堂效果,培養了學生的人地協調觀。
但是,課堂最后生成的效果并非完全如我課前預設的那樣。首先,表現在時間和節奏的把握上。前期的組織過程有點過長,對武漢區位分析內容較多,有部分視頻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而最后教學用時不夠,學生展示環節后沒有進行太多的活動評價和小結,而且語速稍快。其次,小組展示缺乏科學性。在小組制作課件的時候,應該給予學生更多地指導,這樣減少大篇幅文字的堆砌和不合理內容的應用。同時應該給學生適當的培訓,教會學生投屏的方法,這樣也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展示。在課堂課結束時,為了鞏固課堂的成果,我讓學生完成關于環保的習題,由于時間原因,沒有進行當堂講解,使學生不能及時了解知識的掌握情況。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身體力行參與到學校“空中課堂”戰役中來,為學生成長和全國抗疫盡一份力,深感責任重大,更覺無限榮光。這種不同以往的教學方式更是對學科教研水平和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不能與學生面對面互動的課堂,更要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用豐富的課堂內容撐起課堂的質感,體現學科的魅力,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真正實現“空中課堂”的價值。通過這次公開課的授課與評課,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思,互相幫助,師生合力,共同進步。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相信在春暖花開之際,我們每一個唐實學子都會用知識迎接歸來,每一個唐實人都會用堅毅迎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