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荏苒,日月如梭,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教師是一個偉大而又神圣的職業,在教育的道路上,采擷一路芬芳,享受教育給我的帶來的幸福與快樂,教育,讓我時刻散發著自己光芒。
抱有一顆求知之心,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教學。教育是個神圣的事業,教學是個嚴謹的崗位。雖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是作為教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都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從事教育的這么多年,我深切地體會到了“老師”這兩個字在學生心里有多么高大。“老師你也來吃飯???”“老師你竟然上廁所”“老師你不是萬能的嗎?”聽起來有點想笑,卻讓我明白了學生內心的老師究竟是多么高大不可攀,老師說的話就是真理。因此我們在教書的同時更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懂的地方也要及時查閱資料,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問題。
捧著一顆真誠之心,以虔誠的態度開展工作。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教師不論是老教師還是新教師,課前備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備課不僅僅是為了提前預習熟悉下節課所講授內容,更是讓我們區分重難點,同時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下面我是我關于語文教學方面的感想,分享給大家:
????一、求新求異,讓學生愛上語文課。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如何引領學生在學習新知的基礎上討論、交流、探究學習心得已成為課題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興趣盎然,讓學生學有主見,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享受學習的樂趣,又能發展原有的語文素養。
????1、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梢杂枚嗝襟w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采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2、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懂得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倡導活躍的課堂氣氛,開放的課堂教學,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和思考,爭辯機會,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二、開源拓流,讓學生學有所得。
????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從而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指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讀寫結合,豐富語文教學實踐。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本期我們積極開展書香美校園活動,生均一本讀書筆記,通過讀書演講,讀書沙龍,讀書心得展示,通過這些收集閱讀與應用,不但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更豐富了的語文實踐活動。
????四、真情表達,學觀察寫生活多歷練。
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觀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人的心理為中介的,對高中生來說,則主要是內心世界的種種心理表象。因此首先要做的是,教學生學會去“愛”。愛山,愛水,愛名勝古跡;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愛植物,愛動物,愛小物件;愛看書,愛收集,愛手工制作;還有愛種植,愛采摘,愛參觀訪問等等……正是由于這些愛,孩子們的情感更豐富了,頭腦中儲存的東西更多了,他們會隨筆寫下精彩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