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出乎意料的疫情,讓我們這些習慣了在講臺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語文教師一下子跑到了網絡面前。為了響應國家“聽課不停學”的號召,我校積極開展空中課堂教學,從而最大程度減小疫情對教學的影響。語文組在胡小環校長領頭,項九海主任牽線下,各語文教師齊聚網絡,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何進一步推進家校共育”展開了語文公開課教育教研活動。語文組共同探究語文教師在疫情期間如何把知識教育與當前的疫情防控結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科學教育、理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等相關問題,并積極探究措施付諸實踐。
一、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以課本為基礎
新課程標準是高考的風向標,課本是學生學習知識、提升技能的工具,任何一節課的設計都應該圍繞該節課在新課程標準重的考查要求進行設計,不可超綱,亦不可舍本逐末。本節課教學目標有三:1.感受江南意境美。2.分析以樂襯哀表現手法。3.培養愛國情懷。本節課圍繞高考意象、意境知識切入教學,分析情感及原因。在新授知識的同時,也通過引導讓學生領略該詞背后的人文情懷,結合寫作背景,聯系當下,進行思想教育。由于網絡的限制,教師無法準備相應音頻,因此本節課在ppt背景上挖了心思,力求給學生美得感受。
二、以教學軟件為依托,以針對輔導為保障
網絡雖然限制了溝通的及時性,但是語音互動,視頻通話則盡可能的進行了彌補。課前對于舊知識的鞏固,可以用ppt里的畫筆進行勾畫,同時清除和修改工具簡單可操作,這樣能夠及時檢查到上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qq群作業功能可以同時抽查學生背誦的情況,反饋及時且減少了以往排隊等候抽查的時間浪費。在課上,教師可以進行相應課程的錄播,學生能夠多次進行回放和鞏固。本節課中就通過小程序收集學生作業的反饋,從而為下一節課進行整體的點評和講解做準備。
三、以學生為主,以互動促教學
由于網絡無法面對面的交流,學生是否參與課堂,學生是否消化了知識都是未知問題,如何對學生進行規范,如何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節課采用學生開麥的形式,互動性好的同學可以直接跟著老師的思路進行教學,同時為了避免學生劃水現象,及時針對于講過的知識進行提問,考查學生的應激反應及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有緊張感。同時ppt中江南美景作為背景,改變單調的背景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部分同學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調動一切方式盡可能的保證課堂效率。
四、反思和不足
當然在本節課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去反思和改正。首先是教師語速快,這意味著學生可能跟不上;其次作為一組詞中的第二首,老師應該略微導入下之前的信息,有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作者及領悟情感;再次,教師也存在有的問題太抽象,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這將會導致課堂效率的降低;最后,本節課其實可以多利用一些教學工具,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網絡教學已經開展二十多天了,學生也逐漸的從好奇、樂意參與變得疲乏,在學習上也越來越被動。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上的傳授,更要做好心靈上的疏導,關注學生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這次網絡教學以及評課,讓我深刻的認識到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與我而言任重道遠。再次感謝學校搭建的平臺,讓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